2018年科技為消費市場注入新能量,人工智慧(AI)、行動支付、O2O成為顯學,像是亞馬遜、阿里巴巴積極搶攻線下零售、台灣便利商店行動支付全面啟動等,顯示業者正積極尋求改變與創新的可能性,為消費者帶來新的消費體驗。

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,台灣2019年經濟成長率為2.41%。人力銀行調查顯示,企業對於徵才轉趨保守。

在預估市場消費力趨向保守的2019年,於科技導入的基礎下,消費「知識化、社交化、體驗化、個人化」將是消費行為驅動的主力。

根據ANA(Associ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ers)2018年研究指出,75%的美國廣告會使用影響力行銷,與各類型的社群媒體網紅合作,其中有40%的企業主計劃在2019年提高網紅的行銷預算。

觀察台灣知名Youtuber的訂閱數一、二百萬、Facebook網紅粉絲追蹤數也是突破百萬,粗估可觸及4%至8%的台灣消費者,就消費者停留時間與對產品的理解層面,相較於電視、平面廣告的觸及率,網紅的效果或許更好。知識性網紅突破傳統媒體的限制,以傳遞知識方式連結產品的特色,獲得相當多的瀏覽次數與留言,甚至已有專業製作團隊參與,未來知識性網紅將更能加速產品知識力,讓消費者在娛樂的同時驅動消費慾望。

從Twitter、Facebook,到主打照片和影像功能的Instagram、Snapchat等,文字、圖像、影片、直播技術豐富消費者的動態頁面,更增加民眾的社群網站黏著度。

Accenture發布2018中國大陸零售業趨勢最新報告,顯示出近九成消費者有自己的興趣社群圈,尤其是美食、旅遊、運動健身等類型的興趣圈。

然而興趣圈對民眾的購買行為很有影響力,多數人表示,更願意相信和購買興趣圈中推薦的產品,就算價格偏高也能接受。

另外,有87%的消費者願意與其他人分享自己購物體驗或發表對產品評論,其中55%的消費者會在社交軟體中分享自己購物經歷。由此顯示,興趣圈內容的社交消費力不容小覷。

Mintel發布的2019消費新趨勢,提出80%的大陸消費者認為休閒活動應為自己生活增添更多的「奇遇色彩」。49%大陸消費者對奢華體驗(如高級餐廳和旅行)更感興趣,而不是購買奢侈品牌產品。

這顯示消費者在追求滿足自己好奇的體驗,購買並非單僅有產品本身所帶來的價值,而更重要是購買過程中的體驗感。

目前已有很多品牌逐步強化體驗感,例如香奈兒紅色工廠、YSL遊艇快閃店、美寶蓮星鑽遊樂園等。可見強化體驗所帶來的新奇感,更容易使消費者產生對品牌的認同感與滿意度。

ANA(2018)的研究另外也顯示,75%的消費者期待企業能投放個人化優惠。

這如同Google可以知道家的位置,讓消費者快速使用導航找到回家的路,個人化的資訊,讓消費者更方便也更期待有類似的個人化服務。

根據商研院(2018)研究指出,將消費者根據興趣、行為或其他消費DNA區分成不同的消費行為常模,依據其消費偏好製作廣告內容,將是有效的行銷方式。

不僅在廣告規劃個人化,折扣的部分也同樣需要個人化的思維,例如分析消費者購買記錄,推薦專屬折扣優惠,顧客的滿意度將會提高,也更容易觸動消費者的購物神經。

原文網址:https://bit.ly/2MAeIf8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