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社群媒體調查機構We Are Social與Hootsuite在《2018年全球數位報告》調查中指出,臺灣網民達2,082萬人,占總人口88%,平均每天上網時間達7小時49分鐘,有1,900萬人使用社群網站,占人口總數的80%,其中1800萬人經常使用行動裝置瀏覽社群網站,每天在社群網站平均花費2小時3分鐘的時間。在如此高依賴行動社群網路的社會背景下,各式各樣網紅與部落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無論直播閒聊、知識傳播、娛樂效果等主題都能找到相呼應的頻道,當然對於運動推廣來說更是一個新的宣傳工具,現在越來越多運動型網紅透過手機進行直播或製作精緻影片,不論是運動營養、健身動作、運動伸展…等等,只要你想得到的運動主題,在網路上都可以看到影片。到底透過影片拍攝或是手機直播,哪個推廣效果比較好?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瞭解兩者的差異及運用方式。

目的不同使用的邏輯不一樣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!在執行運動推廣的過程中,切記要先釐清運動推廣計畫的最終目標後,再來選擇最合適的媒介。若想與民眾更即時進行互動,目前大家比較熟悉的館長談話性直播、以舒緩痠痛簡單動作示範直播,或是智林體育台的基層運動賽事直播,都可以達到即時互動與傳遞現場資訊的目的。這些主題通常具有時效性,也因此,過了這個時間點就不會有人會想再重看,無法創造出長尾的宣傳效果。我們常看到的健身運動頻道,大家會有清晰的節目主題,加上配樂及精緻後製的影片,適合傳遞沒有時效性且具實用性內容,例如有TABATA四分鐘健身操、緩解痠痛伸展操、打破高蛋白粉的迷思、縣市政府體育資源介紹等影片。

先求有好的內容再考慮直播

運動推廣活動多以小眾族群為主,因此,應先以滿足目標族群的需求為第一要務。例如,常看到的單項運動介紹、健康知識推廣或正確運動方式等主題,都有不一樣的固定目標族群,切記每一支影片只要傳達一個主題就綽綽有餘。當我們要執行拍攝運動推廣影片,應該事先規劃好企劃內容,透過不一樣的劇本圍繞著宗旨,讓影片內容豐富有趣,並且應累積一定數量的影片素材後再逐一發布,才不會讓民眾覺得影片發布間隔過久而失去興趣。等到頻道的粉絲數量穩定,並且清楚定位頻道屬性後,可以嘗試在特殊活動時進行直播,因直播對主持人有更高要求,因此需培養台風穩健且思緒清晰的主持人,才能夠在現場隨機應變並回答民眾的線上即時意見。

瞭解受眾者在何種情況下觀看影片

在進行民眾參與運動推廣活動的計畫中,計畫主持人應先針對受眾者的瀏覽習慣進行調查,民眾是在住家、辦公室或交通工具上,透過手機或平板進行觀看影片?還是在醫院、安養中心或運動中心等公共場合利用大型螢幕進行觀看?先了解可以預設不同情境,再設計出相符的運動推廣影片,例如想要針對上班族進行健康推廣,可以設計出透過手機觀看,解決在辦公室久坐問題導致血液不循環的室內健身操,而不是拍出一系列以年長者為主的低強度運動保健操影片。

雖然目前YouTuber和網紅的觀看率高居不下,其實,成功的直播或系列影片都是建立在有一定基礎粉絲觀眾的前提下,也因此運動推廣相關部門應先建立影音頻道並累積內容,透過精準的優質內容和創意文案持續經營,才能在合理的時間內累積基礎粉絲人數,之後再視推廣計畫進行影片企劃或直播作業,才能激起民眾對運動的熱愛及參與。

原文網址:http://bit.ly/2Pjv1R0

發佈留言